看图说话,我们来说说21年各高中的指标生录取情况分析。

姑且不论这个高录取率是好是坏,只是单纯的从这个数据百分比来分析,就是我前面说的,雅系公立学校在成绩上普遍都还出的不错,因为出的不错,才能够有四大降分到562的指标生的较高完成率。
长郡也接近吧,不过从这个数据看,郡系的初中可能在成绩普遍性上不如雅系的分配平衡。
因为郡系和雅系基本上这个指标生都是分配给自己系内的初中,如果把哪些学校没有完成四大的指标生都统计出来的话,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是哪些郡系初中和哪些雅系高中成绩不够理想了。
就像麓山和南雅的高指标生录取率一样,因为他们降分到545,所以录取率比长郡雅礼的指标生录取率还要高。南雅基本上分配给雅系初中的,都录满了。
而麓山之所以差19个没录满,其中之一就是长郡湘府的成绩不够理想,20个麓山的指标生只录了6个。另外5个倒是和郡系没有关系,是博才大学城缺了5个没录上。
而反观一中和附中,这个问题就相对复杂一点,也没有去统计一中系和附中系的初中四大指标生录取缺编情况,不然也可以明显看到哪些学校更弱一点。但是,一中系和附中系的初中是不见得比郡系初中整体情况好的。
只不过,一中和附中的指标生除了分配给本系之外,还给其它一些跨系的学校也分配了指标,而且哪些跨系的学校普遍比四大教育集团的初中四大指标完成率要更差一些。
所以,就出现了一中和附中的指标生完成率低的多的情况。这里主要原因是集团内初中相对少,其次部分初中还是水平还有待提高。
继续往下看明德周南市实验,第一批的另外三所学校,这三所学校的指标生录取率明德85%,周南和市实验都只有65%左右,差距还是比较大一点的。
当然,如果比麓山南雅的录取率,这个就更低的多了。这其中固然有明德学校相对其它两所更好一点的因素,也有部分缺录是因为明德的被重视度不如麓山南雅高。
周南和市实验也同样有这种情况,尤其是市实验更严重点。毕竟周南的录取线还在569,市实验的录取线则已经到了560,仅和三梅录取线持平了。
这就让很多人在四大指标生之外,不愿意选择周南和市实验,包括明德,所以,造成他们的指标生,较多的没有录满。
当然,硬要说明德系的初中要略好一点点,也是可能有这方面的一点点因素在其中的。具体,哪些学校派到明德周南市实验的指标生,就没有特别去研究了。
反正教育局关于这方面的安排也是每一年都在调整的。22年就静待教育局公布结果就好了。
下来就是其它8所录取线在540多到531录取线的普高了,当然指标生都是最低降分到512的。
长铁一中,长外,21中的录取率会相对高一点,其中长外的录取率高可能主要是因为在自己本校有200个指标生,录取率比较高的原因。
长铁和21中可能因为在学生和家长认知中要相对更好一点。其它四个学校,包括6中,11中,15中,地质录取情况都差不多。
地质中学也和长外差不多特殊,有100多个指标是给到自己本校的,可能增加了它的完成率。唯一指标生完成率最低的一个可能就是雷锋中学。
确实雷锋中学的录取线也是这8所学校中最低的,所以,在中考前被嫌弃,被看不上,也是正常的事情。
至于中考之后,也许确实很多530左右的学生也已经开始选择往私立校去择校,并不一定在530-520之间的公立校选择,所以,这个唯一一个不足50%的指标生录取率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从录取线角度来对比的话,雷锋中学是这17所中学里水平最低的一所了。
至于最后那个合计录取比率只有那么多意思,倒是可以看从总的6600指标生,最后到实录5100多,还是空缺了1500个指标生的机会。这还是可以有很多学生有机会享受到福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