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雅本的指标生中,最高分593,590以上的也有好几个。基本上这些孩子也就是全校平时在年级前5-10的水平。

这就是西雅进入雅礼本部的47个指标生,最后一个是降分到575的。579以上的在这里有31个,加上,进南雅的指标生中有4个579以上的。
所以说,西雅的579以上总数在40个左右是可能的,肯定不会到47这么多,不管谁说至少我不信。
我也是看过20年西雅6A官方数据的,任谁扯淡,能拿出比区教育局更官方的数据吗?而且19年岳麓区的官方中考成绩统计数据,就更加能佐证很多东西。虽然19年西雅还没有毕业生。
而且,貌似听说,西雅是有某些形式的重点班,或者部分掐尖的学生,这么看来的话,如果雅境完全是配套的学生,而没有掐尖生源的话,雅境的成绩是要比西雅更好的。
当然,只说成绩,西雅这个进四大的指标生最低分控575,还是非常漂亮的成绩。毕竟周梅也只有575,这还不考虑西雅去南雅的也有几个575以上的学生。
还有就是北雅的指标生最低分也只有575左右,当然,北雅同样也是有南雅指标生的。所以,这个角度来说,可能我个人更认同,北雅》周梅》西雅这个排序,至少在现状下。
在三五年之后,北雅,周梅,西雅的生源都是有可能得到改善的,这个就再看几年之后再争个高低。其实生源如果整体变局不大的话,那择校就主要是看校长的治校思路和资源调配,管理水平等考虑对比了。

这就是40个西雅进南雅的指标生的录取情况了。比南雅自己进南雅的572也只差了不远的分数,还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不考虑生源入口的其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
我本人一直强调,在小升初择校的时候,除非您家孩子是天生牛娃,抗压能力,独立能力又非常好。
如果不是,或者说是中上水平或者普娃,我向来是建议,某些热门学校,尤其是有重点班,有掐尖重点班的伪名校,能避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真的牛,那就像双语,麓山,南雅一样,没有重点班一样包打天下,这样对普通学生才是最大的福音和福利。同样的也包括三梅和北雅。这种资深的优质名校才有这样的足够底蕴。
进行生源掐尖,分层教学,违规重点班,集合全校最优师资打造出来的中考成绩数据,和普娃有什么关系吗,不过是做了个分母的贡献,连指标生都占不到。
如果没有改变师资结构,也没有在教学教研上下苦功夫,没有在学校管理上下苦功夫,只是盯着生源和两三个重点班,加大力度挤压孩子们的学习潜力,最后出来的成绩,这种真的好吗?
虽然长沙的中考竞争压力很大。但就像周梅2018年高考成绩中所写的,3A学生中14个考了600分,4A生源中有31个考了600分,占全部考生的17%。而6A生源为主的四大,18年的600分率也没有超过50%。
我经常反复说,教育,远不止应试那点事情。是周梅3A4A上600分的学生更有后劲还是四大600分以下的孩子成长的更好?又或者是3A考600分的孩子,和6A考600分的孩子,哪个更有自主学习动力和能力,谁在大学及走入社会之后更能接受挫折考验,谁的逆商更强?
很多东西都是未知数,但是,千万不要过早的把孩子的潜力压榨到极限,即使是为了55分流的中考升学,这对孩子的终身成长来说,未必是好事。
再次强调,我和大家没有利益冲突,仅是我个人的理解,肺腑之言。
我们没必要争执,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不同见解和立场。我就是非常客观的分析一些我理解的中考和教育。没别的,只希望大家能够多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不管是父母还是学生!对于家庭幸福和孩子的成长,生活,一定都是大有裨益的。
这就是说,择校,要客观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大家不能面面俱到的时候,也并非专业研究这个,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可以报名我的会员,参加线下交流,进行线上线下的答疑,解决这部分困境。详情进群咨询,或者加文章末尾微信私聊。
西雅除了这近100个进雅本和南雅的,当然也还有不多的570多-567的孩子,这中间的逻辑需要大家自己去理解。这个没有调查到,也没打算继续深入这个话题。但是如果预估的话,西雅21年考过周梅录取线557的,大概率不会超过200个。
最后还要说一下的是,西雅进15中的70个指标生中录了40个,也是非常不错的成绩。虽然还没有到70个录满。但是这个70录40,已经是全长沙排序在前十的水平了。所以说,西雅的校长和管理方还是当得起赞誉的。
四大和麓山南雅的指标生录取情况只能反映学校的成绩情况。第三所普高的指标生录取情况却可以反映一所学校的管理层和师方对孩子们是不是真的有责任心,或者真的是替孩子的前程在考虑!
20年的西雅成绩,我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总分制下的参照已经是最好的解析基础。再等22年的中考成绩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