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个别有可能,但是请问,长梅的前28个582以上的学生会后悔吗,还是说这3个581的学生会后悔?也许有些人会后悔,就是那些填了长郡中学指标生,但是最后没考到575分的孩子。

所以,长梅指标生进长本,没毛病,最低分581,成绩也很好。至少排在80所公立初中前10了。下来看,长梅进麓山国际的指标生,先上图:

可以看到的是这里有一个孩子是考了582的,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去了麓山国际的最好重点班,而没去的了长郡本部的平行班。
但是排第二的577学生,肯定是不会后悔的,去了麓山国际的重点班是非常好的结果了。至于再后面,575已经属于降一分录取了。
到最后4个孩子,都是561录取的,这种降分福利,有谁会后悔呢?当然,如果个别孩子实在到了高中还是会抗挫折能力有限,还不够成年,不够成熟,还需要冲前排去做自我心理建设。那确实没必要去这么高强度的竞争学校,561可以考虑去数字中学做年级前几名。因为561即使在长梅或者市实验,同样也会竞争非常激烈的。

这里想说的是,如果只从这个角度看,似乎长梅的561最低分,比雅境进南雅的最低563还要低一些,这中间是什么情况呢?毕竟长梅进长本的最低分581,比雅境进雅礼的566是远远高出的。
个中情况,我怕一言两语很难解释清楚,有缘的话还是到群里来交流,或者到线下交流会来讨论。可以尽情答疑。
至于长梅的第三个指标生学校,雷峰中学,确实不太理想,在17个指标生学校中,录取线最后一名,532。但是,未必长梅没有几十个531到512分的孩子?
当然,如果你说这几十个孩子都更愿意花二十万去私立高中,又或者更愿意去531以下录取线的高中,我无话可说。我只想说,私立高中最好的如广益,一本率未必会比雷锋中学好。
但是,长梅进雷峰中学的指标生只录了一个。谁之罪过,又是谁的损失?也许大家都没有损失,皆大欢喜。尤其是雷锋中学可开心了,少录了20个510多分的,多录了20多个532分的。谁哭谁知道。
殊不知,指标生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啥啊?当然,长梅的水平确实不需要指标帮扶,但不管是西城海淀,还是双语长梅,都是需要清北到省的名额的,不然凭什么去竞争清北啊,假如都不给各省清北,统一划全国录取线,还有某些学校,某些省份啥事呢?政策总是相同的,相信一个国家的最顶尖机构,制定出来的政策,并且已经执行十多年,一定是经过了慎重考虑,包括试运行,考证。
关键是,我们要不要去争取指标生,我们要怎么科学的看待,理解这件事?到底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对孩子的最好方式?
在这里,我实在不想再去反复批评某些人,尸位素餐吗,还是啥啥啥的。真的有很多人需要,很多人也并不是钱多多,无端的要损失二十万去读一个更不咋滴的高中。
人心,不能考验!
往前面还可以看看前几年的指标生录取情况。
END